打工日记·15|学徒工:师徒在现代

发布日期: 2025-10-17
来源网站:www.laborfact.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学徒, 跑路, 师徒, 徒弟, 老板, 教会
涉及行业:服务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相关议题:工资报酬

  • 现代学徒工普遍存在于需要操作经验的岗位,但在企业压低人力成本下,学徒工待遇被削减,劳动强度大,工资低且常被拖欠。
  • 师傅与学徒工同为企业雇员,师徒关系多为称呼,实际并无传统师徒制的保障,学徒常被当作杂工,技术传授不充分。
  • 学徒工在学习期间经常承担最脏最累的工作,且部分师傅不愿意教技术,学徒需“孝敬”师傅但未必能学到本领。
  • 师徒之间因企业内部竞争、学徒流动性大及“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现象,导致双方信任缺失和冲突加剧。
  • 师徒本为同事,利益一致,但在市场下行和岗位减少的背景下,工人间竞争加剧,劳动者权益进一步受损。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学徒工"这一结合传统师徒文化与契约受雇的称呼,广泛存在于CNC(数控机床加工)、电工、厨师、修车、理发等要求大量操作经验的岗位。招募平台上,"包吃住"的学徒工岗位也不在少数。

事实上,在职业训练的语境中,“师徒制”是种历史悠久的技艺传承与关系模式,且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有极大的转变。

简单说来,在旧社会,师傅多是拥有特殊技能的个体从业者,作为雇主聘用及招收学徒,教授技能的同时占有徒弟的劳动成果,甚至有决定徒弟的人生命运的权力。这些“雇工”出师后,则可能与师傅在行业内形成竞争关系。直到近代,改开前的国企里,技术工人的工资按照熟练程度划分等级,师傅往往是技术等级较高的工人,徒弟是新进工人。即便所教徒弟的等级超过了师傅,也不会对师傅的工资、工作造成影响,师徒间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或者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除了大量技艺已自动化、专业证照化,导致许多行业的师徒制式微外,大部分师傅只是”师傅工”:师傅与学徒工同为现代组织化劳动关系下的企业雇工,学徒出师后也更多是与师傅在企业内部竞争,师徒只是称呼,并不存在以往的师徒”制度”。

并且,因企业追逐利润持续压低人力成本,学徒的待遇被借故压低,师徒之间的竞争关系在加剧,“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现象也变得普遍。各类社群媒体贴文中,找学徒工的人多,四处打听、迷茫于"该不该继续做"的学徒工更多。而师傅们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也有对收徒的各种抗拒或担忧,"真怕ta跑了"、"今天你上明天ta上"“教会ta后,老板辞了我”……

“师徒制”在现代,将为师徒双方各带来怎样的冲击?

以"新手期"为名,被迫承担过量、最脏、最累的工作

- A孟子: 这比富士康还可怕(留言于上图视频评论区)。 (2024.10.17)

- ღ ° 下个路口见: 我19年在玻璃店做了一个月,学徒工薪水2200干了一个月觉得不合适,薪水死活不给我最后叫了几个朋友过去,给了2000。 (2025.01.28)

计入材料耗费等理由后,学徒工的薪水常被压得非常微薄,甚至可能被拖欠工资。

学徒几个月,觉得师傅都挺不错,也不吝啬教。这种情况我都不好意思跳槽,一开始寻思在这里能干多久就干多久。可惜……做了八个月了,食堂饭菜里能吃到小蟑螂、指甲、卷毛、烟头、沙子。厨师换了好几个,总是有几个离谱的,我觉得以后都是这样了,天天吃外卖本来就受不了。

组长还严得很,不是一般的严格,我认为是接近 BT 级别 的。本来一天工作 11.5 小时就够累了,一看整个车间就我这个学徒从上班忙到下班。我们工厂 CNC 要自己倒角 😅 倒角机倒出来还有毛刺,让他换个刀粒他不换,让我倒角完用磨石磨一下就好了。增加工作量不说,组长前几天还说我从上班忙到下班都是效率问题。

突然觉得之前那么积极的干活没有意义了。经常催速度,累得有几次躺下睡觉时感觉心脏不太舒服被我忽视了。我觉得熬过新手期就会好多了,最近感觉我是想太多了,以后大概率还要苦下去,打算跑路了。

走心机学徒最累,16 台机让学徒一个人上料。上料的时候太难了,晚上下班前也要上一次料,然后还要清理废料。师傅们在学徒没来之前都懒得清,学徒来之后,废料都堆成山了,让学徒一个人清 16 台机。

操机的时候不教我,货车送货了,就喊我搬产品。我已经跑路了,又找了个加工中心。

买烟买酒,换不来师傅教技术

我现在是木工学徒,和师傅做了 3 个月也不教我其他东西。每天都是打螺丝、打扫,每个月就给我 2000,不包吃住。要不是之前存了点钱,现在就要睡大街了。

现在我都想跑路了。

干了 3 个半月了,一天 120。天天让我裁龙骨、石膏板,问他东西就是不说话,装听不见。带班的告诉我,你得学会才能加薪,然后我就问他,他也不说。一直问才说自己早上水平仪以为他没动,我就自己调平,他看到水平仪动了,直接破口大骂。

请他吃饭说了最少 5 次,就是不去,真是不知道咋整了。

很多学徒工表示,师傅大多不愿教技术,只把学徒当杂工使唤。

我一兄弟给人当学徒,脏活累活都是他干,还给他师傅买了两年的烟酒。然后他那师傅根本不教,后面他不买了,他那师傅就跑去跟老板说这学徒太笨了,学不会,换人吧。

以前当学徒 800 一个月,还要买烟买酒给师傅。

不少师傅依自身过去经验,要求徒弟"孝敬"买烟买酒,即使如此也不一定愿意教授真技术。也有工厂老板为防止学徒过早跳槽,而不允许师傅传授技能。

给陌生人当学徒最遭罪了,干又脏又累的活,还得看师傅的眼色,时不时还要被骂,阴阳怪气地说话。事实是大部分师傅压根不会教,偶尔买水买烟也不行,学徒干错也不会兜底,还是跟家里的熟人才会教。

往往只有借原有关系网,跟熟人做学徒,才能保证有相对合理的学习过程。

半途而废的年轻人,挖墙角的"白眼狼"

另一方面,在工厂的师傅们看来,学徒工说走就走,没有办法稳定长期学习,也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和教徒弟的信心。很多师傅提出学徒半途而废的情况,认为新一代学徒"说走就走",培养风险过高。

没技术没学历还想赚大钱,年轻人通病 🤦♂️

是的,这种人没有什么感情 🤦♂️

第一点,可能有其他工作点子,想换工作了。

第二,就是觉得自己会点皮毛,想出去走走。

也有部分学徒在学成后对师傅出言不逊,或挖走师傅的客源,引起冲突:

工作以来就带过一个徒弟,带完之后就知道为啥大家不喜欢带徒弟了。全心全意地教,教会了就一白眼狼,到处说我会的那点也没啥了不起,四处拆台。所以以后再也不教了,聪明就自己悟吧。

我就是教了一个畜生出来,我带他入行的,后来自己做了,过来挖我客户,然后跟我客户说我是骗子,我产品不行啥的。反正我以后再也不会带任何人。

老板授意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师徒关系也可能被人力资本的计算破坏,不少师傅在教会学徒后,被老板辞退,以更低的工资留用学徒:

真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之前 07 年在火锅店工作学徒的,学了不到半年差不多都偷学会了,老板果断把师傅开了,一个月就给我 400 块。

确实会有这种现象。师傅薪水例如 10000,徒弟 5000,那么徒弟涨到 7000,让他顶师傅位置,徒弟那多花了 2000,省了 8000。

我下班骑车被撞倒,瘸着腿去上班。老板招了个新人,我把他教会后,老板给我辞了。小腿一直肿胀发硬,骨筋膜室综合征,躺了半个月才好。老板没给我一分赔偿。

是师徒,更是同事

学徒工和师傅遭遇的困境与冲突,不是个例,而是资方压榨下,工人间恶性竞争与市场前景黯淡的共同结果。

师徒双方同为被雇佣者,本是利益一致的同事,但整体下行的市场经济,令企业收紧雇工待遇、减少工作岗位,师徒间的竞争关系也变本加厉。甚至部分师傅仍然以传统方式理解师徒制,讲究“师傅的无上权力”,对学徒工强加与现代劳动组织不相符的权力关系,形成更多冲突。

当前工人的生存空间被日益缩紧,工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工人内部的生存竞争将更为突出。

期待更多师徒可以看清矛盾产生的本质,找到彼此的共同利益,让现代的师、徒,能够把资方规则下产生的被动冲突,转变为工人相互扶持的力量。

我入职第一天老板就跟我讲,好好学,等我学会了就顶我师傅,立刻辞退他。我师傅是个老实人,家里条件又不好,地道的农村人,对我也好。我直接跑了,没跟师傅讲,怕他心里不舒服。

五年前刚参加工作那会儿那个师傅带我,我到现在都记得他,感恩一辈子。职场里,谁也没义务带你的。

我带了六年徒弟了,走了一茬又一茬。每次周日他们都请我喝酒,春节开工还带老家特产,非常感谢我这些弟弟兄弟妹们。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