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工作六年,我差点交不上房租 | 三明治
来源网站:www.163.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个人自述
关键词:房租, 能力, 故事, 销售, 财务, 领导
涉及行业:
涉及职业:白领受雇者
地点: 无
相关议题:
- 一位体制内工作六年的员工在新岗位上手头繁忙,收到单位通知租房补贴到期,房租将涨到3000多元,让她感到恍惚。
- 员工毕业六年,调整工作方向多次,做过出纳、会计,尝试过几种副业,但没有实现职业理想,也没有赚到钱,连3000元的房租都交不起。
- 员工对工作的规章制度感到困惑和不解,从未把学习规章制度与职业规划关联起来。
- 员工经常出错,沉浸在出错的自责中,尝试多种方法改变,但内心总有个声音在说自己总是犯低级错误。
- 员工四次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在众多“优秀”中显得格格不入,同事们对她的态度也总是暧昧不明,她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你的租房补贴要到期了,到时候房租会涨到3000多。”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刚换岗三天。我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刚从会计科转到资费科,对新业务还很陌生,手头的活却接连不断,柜面有人咨询,座机一直在响,领导有时过来提要求。我听见手机在震动,但没空处理,接连挂断了三次。没想到,等我从繁忙中短暂抽离出来,听到的却是单位对我下的最后通牒。
我感到一阵恍惚。从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六年了,我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做过出纳、会计。我也尝试了几种副业,干销售、自媒体。我还考取了在职研究生。但这一切和我想象中完全不同。我既没有实现职业理想,也没有赚到钱,我连3000元的房租都还交不起。要不是这通电话,我大概还在继续做梦,以为自己的人生拥有无限可能。
六年前,我还是对一切感到新奇的新进员工。没想到入职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和前辈同事端坐在一起,学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先逐字逐句探讨,遇到表述不清的地方,要追根溯源。发现措辞不严谨、不科学时,大家讨论的重点也不是如何改进,而是用什么样的表述才能让制度更容易被人接受。我感到震惊、困惑和不解。在此之前,我从未把学习规章制度与职业规划关联起来。
大学时,我参加过一次职业规划比赛。当时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自以为铺了一条极其顺滑的职业晋升之路:先做审计,再跳槽做财务,最后成为财务总监。但我讲完,台下鸦雀无声。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场景,既没有鼓励肯定,也没有否定嘲讽,只是沉默。直到今天,我还是不理解现实世界的逻辑,当初无比憧憬未来的我,在工作岗位的冲击下,逐渐变得灰暗而渺小。
最打击自信心的,是我经常出错。大大咧咧的性格,在生活中只不过表现为偶尔的马虎、丢三落四,在财务岗位上却几乎贯穿每一个工作环节:点错现金、写错大小写、搞错银行账号、把付给个人的钱付错给公司……起初,我会赶紧想办法弥补失误,但错误还是持续不断地发生。我沉浸在出错的自责中,有时在回家路上崩溃大哭,用手机录下自己狼狈不堪的样子,想以此提醒自己别再犯错了,有时是不断逼问自己:为什么别人都能轻松做好的东西,我却做不好?我到底怎么才能做好?
我尝试改变。记性不好,我就用笔记。注意力不集中,我就练习冥想。数字太多,核对一遍不够,我就多核对几遍,并放慢速度,仔细检查。人工重复效率低,我还学习了excel、python。我甚至花2万元报了一年的线上私教课,据说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些努力是有用的,我的出错率明显降低了,但只要一再出问题,我内心总有个声音在说:你总是这样,总是犯一些低级错误……
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吗?并不是。这六年来,我有四次年度考核结果是“合格”,在众多“优秀”中显得格格不入。公布考核结果之后,同事们对我的态度也总是暧昧不明。有人在我对面捂着嘴交谈,时不时看我几眼,还有人开玩笑说,我可是“优秀”,不能跟你一起做事。也有同为“合格”的同事发来安慰和鼓励的话,但那些并不能真正安慰到我,只让我感到更加痛苦。
按单位的规定,考核结果为“优秀”,年终可以多拿800元奖金。我并不在意自己是否能多拿800元,但这时候,有没有这800元,成为了衡量一个员工优秀与否的全部标签。起初,我拒绝被这样的隐形假设定义,后来,我也开始默认这样的评价。没有拿到“优秀”的我,似乎就是不优秀的。不仔细是不优秀的原因之一吗?不善言辞是吗?不擅长表现自己是吗?我紧接着开始怀疑自己。如果做财务不能体现我的价值和能力,那我的价值和能力在哪里呢?
我试着在工作之外探索自己。做出纳的第一年,我就开始在周末做销售,当时并不知道那就是传销。第一次遇见带我“入坑”的杨姐那天,天气很好,阳光铺散开来,所有人都是柔和的。她们一行人乐呵呵地走在路上,见我好奇地瞧,便热情地邀请我去工作室坐坐。杨姐说,自己正在创业,她有一间销售化妆品的工作室,我随时可以过去玩。
我或许不适合干财务,但也不觉得自己就适合做销售。但当时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工作不顺,周末也没什么地方可去,就答应了邀约。她们会在我面前用纸笔演算,如果做得好,就会有多少提成。她们也会借着体验的名义,帮我做脸部按摩、补水、清洁和化妆,有时还让我穿着礼服上台走秀。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新奇的体验,也是一种归属感,让我在艰难的时刻不觉得孤单,好像至少身边还有她们。
因此当杨姐问我要不要一起做销售时,我没怎么考虑,就拿着刚存起来的5000元作为“初始投入资金”,买了一堆化妆品,加入了她们。我开始听化妆课,听各种成功案例“洗脑”说哪个前辈赚到了多少钱,升到哪个级别之后,我也可以躺着赚钱。听起来很荒诞,但财务工作带给我的许多阴霾,在那个小小的工作室里就这么消失不见了。
直到我把这个副业计划分享给一位朋友,她问了我很多问题——他们为什么要帮你?你打算怎么卖产品?你投入了多少?现在有赚钱吗?……我一个都答不上来,心中的疑惑也渐渐浮现。匿名的产品会不会本来就是劣质的产品?产品上新会被抢空,抢货的人会不会是她们自己?销售成绩好可以赚很多,但卖得好的人能有多少呢?我的个性可以变成那样吗?我想起自己因为工作频繁出错而哭起来的样子,答案是否定的。那天以后,我删除了她们的联系方式,也放弃了通过这种方式发财的想法。
后来知识付费兴起,我又开始想进入自媒体行业。那些月入几万的说辞在各种公众号上出现,我没有丝毫怀疑,就花钱报了训练营来学习。那是段简单纯粹而热烈的时光,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不断做作业,改作业,跟线上的网友一起奋斗,向着毕业冲刺,最后再拿一个优秀学员奖回去。
这些训练营给了我很多新的信息渠道,让我觉得自己的人生仍然有新的可能,但也是因为这些可能,我迟迟无法下定决心,到底应该聚焦在哪个方向?哪个层面?怎样的表现是没有天赋?怎样的表现又能说有?我不太清楚自己有什么,也不太清楚市场要什么,只是闷头干。
一开始,我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主题和定位,只是在公众号、头条号上写写读书感悟。后来我又听说写文案更好赚钱,就又参与了文案训练营。结束训练后,先从简单的文案开始写起,但我发现写文案总是要求我夸大,甚至瞎编乱造,就觉得很乏味,最终也放弃了。
进入工作的第四年,是我想尽办法“折腾”的第四年。我花了很多钱,却没得到任何成果。正当我要放弃幻想,一心做好主业,考注册会计师时,新的规定又下来了:想要转入事业编制,要有研究生学历。
我有些惊愕与无奈,之后转念一想,好像也是桩好事。既然工作要求我考研究生,我不如借此机会,学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擅长的学科。我又燃起了希望,然后花钱做了两次职业咨询,谨慎地选定了一所985高校的文学创作专业。
带着对成功“上岸”、开启另一种人生的向往,我学习得很努力。所幸我考上了。知道考研结果的那一天,是我工作以来最快乐的一天,我仿佛拥有了一把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的钥匙,想象中那个自信有能力的我,就在不远的未来。
但我还是未能如愿。读研期间,我渐渐发现这个专业是想训练学生的严肃文学创作能力,而创作需要时间去沉淀,并不能很快赚钱。另一方面,我也不擅长写严肃文学。有次交完作业,老师写了这样的评语——“人物缺乏深度,个性不够突出,叙事缺乏前因,转折较为突兀,故事较为陈旧。”很多次这样的批评,让我再度怀疑起自己。或许,我就是个做什么都不行的人吧?
现在的我,仿佛重新回到了6年前,感到无助、迷茫,还多了层更深的恐惧。新的岗位——管理资费,是我过去当出纳时很想争取的,但当我真的被选中时,却再也不相信自己能做好。
考研期间,由于无法兼顾工作,我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差。领导对我的印象大幅下滑,还当众对我吼叫。我从入职时的爱笑爱闹,变得沉默寡言、畏畏缩缩,遇上领导不会主动打招呼,对被布置的额外工作也极力推脱。领导找我谈话时,我甚至不敢看他的眼睛,只说自己能力不足。他见我这样骂得更凶了:“说实话,我对你很失望,为什么都30岁了,还不知道领导的话不能拒绝,即使拒绝也要提前想好解决方案。能力不够,就要努力,平时来不及做的话,就周末加班。”
我的工资水平跟六年前没什么两样,好在单位提供租房补贴,让我觉得日子没那么好,但也没那么坏。如今,工作压力大大增加,租房补贴也要到期了,如果按市价3000元支付租房费,我连生活下去都成问题,只能搬到价格相对低廉的郊区。现实击碎了我的所有希望,之前种种努力和挣扎,显得荒唐可笑又无用。
我很想逃走,但又无处可逃。读研确实为我争取来了编制,但这里既是我的温室,也像是我的牢笼。我离开这里还能适应外面的工作氛围和节奏吗?除了现在这种重复性工作,我还能做些什么呢?之前的种种失败,似乎意味着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做不了。我不能没有工作,也没有其他退路可选。难道我只能通过结婚生子来转移现实的压力,在体制内默默忍到退休?
在我周围,好像确实有很多同事是这样做的。另一些人,有的什么也不想,只顾好眼前的工作,有的敷衍了事,只想在工作中坐享其成。我想成为哪种人呢?如果暂时脱离不了体制,我还可以做哪些改变?或许,我还可以选择调整自己的心态,尽量和这份工作和谐相处。
我开始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学着为自己争取利益。当领导再次跟我提新的要求,甚至指定我加班时,我会尝试和他沟通,实在不行,就尽可能为自己减负。面对不熟悉的业务,我梳理了一份完整的工作流程,并且仍在学习新的办公工具。尽管失败了很多次,我还是想继续去做副业、写小说,但不会再盲目地报班,也不会一心只想着赚钱了。我想让它们成为我了解体制外工作的窗口,帮助我一点点认清这个世界,让我相信社会并非我想象得那样可怕,我也并非自己认为的那样无能。或许我依然会失败,但那又怎么样呢?不过是再次跌倒,再次爬起来罢了。
前几天,在同事的帮忙下,我的租房补贴得以延长了三年。我不用搬走了,也暂时不用再考虑生计问题。这可能是我爬起来的第一步吧。
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正处于生活的动荡之中,工作和感情接连受到冲击,失望而灰败。这使我敲下的文字像是一份长达六年的自我检讨,有时自己写着、读着,也会难受到喘不上气。经过老师的提醒和修改,原先的自我指责部分会柔和一些。这场坠落,让我看见了自己身上不肯、不愿分辨是非好坏的顽固,也让我看见了自己内心始终有个渴望被肯定、被认可的小孩。我想学会拥抱她,对她说:慢慢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4月16号-4月29号,即将开始,我们希望用14天时间帮助你寻找并写出自己的故事,资深编辑将和你一对一交流沟通,挖掘被忽略的感受和故事,探寻背后的人文意义和公共价值。让你的个体经历与声音通过你自己的独特表达,被更多人听见和看见。
4月16日-29日,新一 期短故事学院即 将开始,我们希望用14天时间帮助你寻找并写出自己的故事,资深编辑将和你一对一交流沟通,挖掘被忽略的感受和故事,探寻背后的人文意义和公共价值。让你的个体经历与声音通过你自己的独特表达,被更多人听见和看见。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