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尘肺病农民工治疗未入医保 家庭入不敷出比例上升
来源网站:telegra.ph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
关键词:工伤认定, 农民工, 家庭, 职业性尘肺, 尘肺病, 患者, 政策, 门诊
涉及行业:采矿业, 建筑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无
相关议题:肮脏或危险的工作环境, 工伤/职业病
- 尘肺病农民工家庭入不敷出比例上升,仅3.81%的家庭拥有存款。
- 地方尘肺病专项政策收缩,仅少数地区政策仍在实行。
- 尘肺病患者医疗费用沉重,多数省份医保支付领域尚属空白。
- 大多尘肺病患者无法获得工伤认定和赔偿,自费看病比例较高。
- 部分尘肺病患者因无法承担医疗费用而放弃医治,呼吁将尘肺病纳入门诊慢特病病种。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多省尘肺病农民工治疗未入医保 家庭入不敷出比例上升财新
【财新网】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多项政策出台,许多尘肺病农民工家庭生存状况仍堪忧。八成家庭在2023年入不敷出,较四年前的64%显著上升。地方保障政策更有收缩趋势,调研的15个地区18项尘肺病专项政策中,仅三地的部分政策仍在实行。
2月29日,尘肺病患者公益组织“大爱清尘”举行第十二届“推动解决尘肺病农民问题”研讨会,介绍了对2019年调研患者的回访情况,并于《中国尘肺病农民工调查报告(2023)》中公布了上述结果。
“2020年到2023年,我们持续在全国调研发现,尘肺病农民各地保障比原来有改善,但程度非常微弱。”大爱清尘创始人王克勤在会上表示。
“尘肺病”是中国第一大职业病,指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沉积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中煤炭、矿山、有色金属、石棉、水泥、建筑等行业患尘肺病风险最大。
过去,中国每年新发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超过万例,近年报告病例数有所减少。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2022年,全国报告的新发职业病病例数11108例,较2019年的19428例下降43%。其中,职业性尘肺病病例数于2022年降至7577例。
不过,由于难以认定劳动关系、出具职业史证明等,尘肺病患者获得职业病诊断一直以来阻碍重重,实际发病人数远高于“职业性尘肺病”的报告病例数。能够得到工伤认定与赔偿的更为少数。
“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新旧交织的问题,历史遗留的问题没有在政策根源上解决,经济下行的背景使地方政策已有的保障出现萎缩。此外,新兴的粉尘危害行业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大爱清尘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钟欣美总结。
新旧问题交织
自2016年,国家陆续出台多项尘肺病相关的救治救助政策。尤其2019年,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方案》,提出“尘肺病防治目标与脱贫攻坚任务同步完成”。其中明确,对于难以无责任主体的尘肺病患者,在医疗上通过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项制度实施综合医疗保障;在生活上,通过低保来落实生活帮扶。2020年,全国各地亦开始布点尘肺病康复中心。
由于多数尘肺病患者需终身服药,且大多丧失劳动能力,因此患者医疗费用和家庭经济负担一直极重。而据大爱清尘《中国尘肺病农民工调查报告(2023)》对2019年调研患者的回访,当前状况甚至较过去更为严峻。
《报告》显示,2023年,受访尘肺农民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为22392.47元,虽然较2019年的20639元有所增长,但在支出上,2023年受访者的年平均总支出达到46091.05元,明显高于2019年的29995元。80.48%的家庭在2023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较四年前的64%上升显著。仅3.81%的受访者家庭拥有存款,比2019年下降了6.26%。
地方政策也面临收缩趋势。仅就大爱清尘调研的15个地区18项尘肺病专项政策来看,目前有5项政策已明确废止或不再执行,4项政策在实施上存在力度减弱、补贴迟发,仅重庆市城口县、四川省乐山市、以及湖南省的部分专项政策仍在实行。另有6项政策为限定时间内对一小部分群体的临时性救助,后续无范围增补。
具体而言,已废止或实施困难的政策,多为地方财政原支持成立的医疗救助专项基金。也有政策如河南省栾川县提供的用药补贴,随着脱贫结束而同步结束。
除此之外,过往对尘肺病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传统粉尘行业,但一些新兴的粉尘危害行业也已出现,譬如石英石台面切割、水电安装、义齿制造等。在这些领域,90后尘肺病患者尤其集中。
对于叠加的新旧问题,“大爱清尘”提出五项建议。除了关注新型粉尘行业及作业工种职业健康保障外,继续强调取消“职业性尘肺病”定义原则、建立中央专项基金等,以打通无责任主体的尘肺病患者救助通路。
纳入医保前景
据“大爱清尘”2022年调研数据,在受访的尘肺病患者中,有职业病诊断的占44.5%,能够拿到工伤认定和工伤赔偿的患者更少,仅占4.10%和1.22%。
除工伤保险赔偿难获得外,当前尘肺病在国内多数省份的医保支付领域尚属空白,也使许多尘肺病农民工医疗费用负担持续沉重。
家住河南登封石道乡的乔大丰2001年起在硅砂厂从事手机屏幕、汽车挡风玻璃生产工作,2008年诊断为尘肺病。十几年与工厂和乡政府的拉锯维权,今年50岁的乔大丰始终无法获得工伤认定。
目前他需服用汉防己甲素片、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补肺活血胶囊、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四种药物,每月花销超过500元;半年进行一次胸片、肺功能复查,2000元左右。然而全家每月的收入来源仅依靠妻子做手工活赚来1600元以及自己309元的低保。
乔大丰告诉财新,18岁的儿子正在读中专,学费每年两千多元,为了不让孩子辍学,自己从去年8月起无奈选择停药,距离上次去医院复查已是两年前。“我现在真的不敢去医院,走到哪一步看哪一步吧。”他说。
在中国,像乔大丰一样因“非职业性”尘肺病而被工伤保险拒之门外的患者占到全体的90%左右,只能自费看病。大爱清尘《中国尘肺病农民工调查报告(2023)》显示,在门诊和住院端自付比例超过80%的患者分别占到28.48%和15.22%,其中门诊平均自付2400余元,住院自付5400余元,日常吃药自付4600多元,超过五分之一患者由于无法承担医疗费用,在医嘱要求住院治疗的情况下自行放弃。
山东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主任医师邹建芳举例,在山东,尘肺病报销时不可能走医保,需要变换成其他疾病名称比如肺间质纤维化,才能进入医保程序。
二者前后差异悬殊。安徽无为市的尘肺病三期患者何书龙回忆,自己吃的一种结核药如果通过慢性病医保报销只需100多元,自费则是800—900元,每个月仅买药至少花去2000元。
因此近年来将尘肺病纳入门诊慢特病病种的呼声不断升温。2020年11月,国家医保局在回复全国人大代表相关建议时称,治疗尘肺病等门诊慢性病病种相关的药品与诊疗项目范围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慢性病特点、医保基金承受能力等情况来定,部分统筹地区已将非工伤尘肺病患者临床表现涉及的慢阻肺等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
2023年5月,福建将尘肺病纳入居民医保门诊特殊病种报销范围,并定义为“已经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但没有参加工伤保险且相关用人单位已不存在,以及因缺少职业病诊断所需资料、仅诊断为尘肺病的患者”。同年9月起,湖南缴纳居民医保的尘肺病患者可在门诊享受70%报销比例,不设置起付线。
“尘肺病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病,合并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均需要治疗,未来一定要将尘肺病作为慢性病管理,通过医保基金帮助患者减轻负担。”应急总医院职业病科主任李宝平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