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00后,尝试了11份工作后,做了家政保洁员

发布日期: 2025-03-16
来源网站:mp.weixin.qq.com
作者:念个咒语会下雨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个人自述, 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家政保洁, 家政行业, 家政服务业, 家政服务, 做保洁, 家政, 培训, 大学生, 课堂, 教室
涉及行业:服务业, 居民服务/修理/物业服务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相关议题:职业培训

  • 小米,一名00后大学生,在尝试了11份工作后,因经济压力选择成为家政保洁员。
  • 家政行业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非常重视,小米参加了为期3天的专业培训,学习了清洁技能和服务话术。
  • 家政工作不仅要求技能熟练,还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细心、用心和条理性,同时也是一项体力劳动,有助于锻炼身体。
  • 家政服务人员面临的社会认知偏见较大,即便是高学历人士转行做家政也会感到羞耻和不被理解。
  • 尽管家政行业存在劳动者供不应求的情况,但从业者仍需面对社会的刻板印象和职业歧视。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我是一个00后,毕业一年多了,算上实习和全职,前前后后一共尝试了11份工作,这些工作都是我喜欢的,但有的是不招全职,有的是工资太低,还有的是公司觉得不适合,快过试用期的时候被辞退……

现在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每个月要负担700左右的房租水电费,还欠了朋友一万多块钱,家里条件一般,感觉自己没有时间也没有资本再继续找热爱的有意义的工作了,就做家政吧,最起码能先赚到钱。

--小米”

口述 | 小米

整理 | 花生

01.家政培训

今年元旦后(2025年1月2日),我就开始了(家政保洁)上岗前的培训,一共3天,从早上9点半到晚上6点,培训的地点在一个办公园区,是一个比较宽敞明亮的教室,配了可以展示PPT的大电视,从我住的地方到那里需要坐40多分钟的地铁,跟我同期参加培训的大部分都是年纪比我大的阿姨,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从另一个城市过来的,要一两个小时的路程。

一间教室大概30人,坐得满满当当,也有三四个年纪看起来和我差不多大的年轻人。第一天参加培训前我心里还是挺犹豫的,感觉自己有点像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还是没有办法很坦然地走进这个行业。

不过一天培训下来,教室里那种温暖友好的学习氛围和亲切友善的培训导师,让我慢慢地放下了最初的不适感,有一种重新进入学习课堂的新鲜感,不同于学校里的脑力学习,现在是在调用全身的力量来学习一门新的技能,一门明确的可以为我带来金钱收入的技能。

可能就是因为这3天的培训直接和日后的工作工资挂钩的缘故,坐在教室里的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在听讲,完全没有学校课堂上那种东张西望的、开小差的、低头玩手机的现象出现。

很多阿姨都自己带了纸笔,一边听讲一边专注地在本子上记笔记,字迹工整写了满满好几页纸,还有的阿姨出门前不知道要带笔,就拿着手机用手写输入法输入她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一笔一划在屏幕上留下学习的印记。

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讲课讲得很好,除了理论内容,也会分享给我们很多她接触和听说的真实案例,可能会有的差评是什么样的等等。我被这个讲师姐姐圈粉了。

她跟我们介绍说自己是大专毕业,有了小孩后打算重新出来找工作,没有找到适合的,就想着在家政行业试一试,到现在也一年多了。一路晋升到了讲师,从她的讲课和分享中能感受到她对待这份工作的认真和用心。

在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打扫的新知识,原来就连擦窗户都有这么多讲究,要用不同的刷子,扫地也有顺序······每天课程结束后,老师还会分享给我们一个复习的资料包,里面有当天学习的重点内容,从基本清洁工具的使用到上门服务时的话术,面面俱到。让我想起了之前在学校期末复习时疯狂记忆背诵的重点知识集锦。

老师甚至会手把手教我们怎么清理马桶,虽然马桶算是一个家庭里面非常私密的装置,承接着一个家庭所有成员最污秽的排泄物,是但是做保洁就是要认认真真地清理客户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不能嫌脏不能嫌臭。

在实操课上,大家都学的很认真,撸起袖子按照老师教的标准动作一丝不苟地扫地拖地。

课间休息的时候,坐在我前面的一个阿姨从自己的包里掏出护手霜分享给大家:“做这一行很费手的,要多保护好自己的手。”

我现在已经忘记那个护手霜是什么味道的了,只记得当时心里涌过一阵暖流。

实操之后我们还要进行考试,比如拖地考试,要求一分钟之内在7、8块砖大概4平米的范围内,用拖把在地上按照S和T的形状来拖好几个来回,我考了两次才过,第一次挂掉是因为T字型没拖好。“按照T字和S字的形状来拖,可以把地拖得比较干净,没有遗漏的死角”。

一个戴眼镜的阿姨令我印象很深刻。实操考试结束后,老师给了她一些反馈,说她在考试的时候有一些心不在焉。

在培训结束后坐地铁回去的路上,她也没有和其他阿姨们一起走,而是选择了一个另外一个车厢,刻意避开人群。

后面聊天过程中我才了解到,她之前有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家具设计,后来不知道经历了什么失去了这份工作,一时也找不到其他的工作,为了赚钱不得已来尝试保洁。

“这份工作(保洁)让我有一些羞耻,很害怕遇到以前的老顾客或者熟人。”“还是拉不下脸面。”

从她的言语间可以感受到她的纠结和内心的煎熬。

又想赚钱,又放不开吧,毕竟家政这份工作在很多人看来都非常不体面。

我也多多少少在她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现阶段真的很缺钱,我也是放不下面子来做家政的。

下课后和阿姨们一起在街边的小吃店吃面聊天

回家之后还要像做家庭作业一样做实操考题,测试我们是否充分吸收了所学的内容,每一份考题都要90分以上才能合格,也就是说最多只能错三道。

一天的培训下来,我也总结了几点做家政保洁员的好处,它可以帮助我锻炼:

1.细心(客户家里地面不能留有任何头发和灰尘、每个角落都要拖到)

2.用心、卖力、眼里有活(手上不能停下来,到了之后要立马开干,手脚勤快,客户才有意愿下次继续找你)

3.做事有条理(明确打扫顺序,顺时针打扫,从上到下)

减肥(师父她做了一年,她说已经瘦了十多斤)

4.形成勤快能干、脚踏实地的习惯(我很喜欢搞小聪明、懒惰)

5.准时的习惯(迟到要扣钱,而我经常经常经常迟到)

6.换位思考、用户思维(努力成为一个让客户愿意下一次继续找我来打扫的人!)

背景信息:

据国内知名家政服务平台“58到家”发布的最新家政服务人员职业发展报告,2024年,58到家平台入驻劳动者超200万人,呈现高学历和年轻化趋势,其中,21岁至40岁从业者占比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人数是2023年的4.2倍。

据家政行业协会2024年的测算,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大概3000万左右,实际需求超过5000万,仍有很大缺口。

“一老一小”是家政服务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支点。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加之二孩、三孩政策的推行,为家政服务业创造了大量潜在需求。据家政行业协会2024年的测算,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大概3000万左右,实际需求超过5000万,仍有很大缺口。尤其是高质量家政服务人员更是紧缺。

2024年11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对外发布《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意见》提出,普通高校、职业学校要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增设市场急需的家政相关专业,合理安排招生规模。

与此同时,《意见》在深化供需对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也明确,支持家政产教融合型企业、家政龙头企业、员工制家政企业等,与开设家政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建立稳定对接机制,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进入家政行业。

有自媒体发文称这是“央妈出手鼓励大学生进入家政行业”:

也有新闻媒体对这一议题进行了采访报道,如人民日报发布的《“00后”干起了家政公司?网友:这个赛道没有对手!“》,搜狐新闻旗下的极昼工作室发布的《00后本科生做保洁,跟老年人“抢饭碗”》,三联新闻周刊发布的《00后大学生做月嫂,万元月薪背后的辛酸往事》······

不少”入局“家政行业的大学生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有不在意ta人目光,坚定赚钱的;有抱怨吐槽的;也有分享工作经历的······

社会上对于00后从事家政行业的舆论存在大量消极质疑的声音,许多评论里透露着一些不友好的刻板印象或认知偏见,缺乏对现代职业多元化和个人选择自由的认同:

为了更好地了解00后大学生家政群体的真实工作经历,传播ta们自己的声音,减少一些公众对职业选择、社会阶层、性别角色等方面的传统观念和刻板印象,笔者联系到了一名于今年1月份踏入家政行业的本科毕业大学生小米(化名),邀请她在此分享自己的真实家政保洁工作经历,讲述她从参加培训到正式入职的系列故事。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