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招彝族”:集体抗争与民族污名|工劳小报 #60 新闻刊

发布日期: 2025-04-18
来源网站:feed.laborinfocn7.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分析或评论
关键词:保洁员, 彝族, 工厂, 领工, 来源
涉及行业:制造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相关议题:压迫行为, 就业, 就业歧视, 工人运动/行动, 招聘

  • 彝族工人在求职时常遭遇歧视,被招聘方以“少数民族名额已满”或直接“不招彝族”为由拒绝。
  • 彝族工人因语言障碍和信息不对称,在权益受损时依赖同族“领工”组织维权,但这种集体行动常被视为“爱惹麻烦”。
  • 领工在劳动市场中的角色变化,既是工人集体行动的组织者,也可能成为劳动控制的一环,如通过赌局、酒局控制工人。
  • 彝族工人试图通过改用汉族名字、强调勤劳能干等方式摆脱民族污名,但这些努力往往难以改变他们的处境。
  • 企业通过塑造“彝族难管理”、“爱闹事”的刻板印象,将少数民族身份与“问题工人”紧密绑定,削弱工人的团结和抗争力量。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01 本期重点

“不招彝族”:集体抗争与民族污名

“不招四大民族’”、“不要彝族”……每当在社交平台搜索“工厂招工”,类似话语总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招聘广告中。一条条求职者与招聘方的对话记录中,招聘方通常以“少数民族名额已满”婉拒求职者,或明确表明“不招彝族”。求职者慌忙澄清自己虽是彝族,但来自云南或贵州而不是凉山,似是要与凉山彝族划清界限;有的说自己有汉族名字,普通话通顺;有的强调自己勤劳能干;有的则被动地接受,启程寻找下一份工作。

少数民族与汉族工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招彝族,尤其是凉山的彝族?对此,社交平台评论区的“回答”惊人地一致,最常见的说法是“前人砍树,后人曝晒”,意指彝族工人“爱惹麻烦”,倾向于通过集体抗争的方式夺回权益,或因为不够"听话踏实"而影响工厂效益。 对彝族工人的排斥,似乎成为了一条默认的行规。 这类排斥是如何形成的?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少数民族被纳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范畴,地区经济差异促使大量彝族劳动力流向东部沿海打工谋生。到2015年前后,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彝族工人已超过十万人,ta们大多进入中小型企业,从事体力劳动,跟随同族的领工进厂,很多仅与领工签订了形式上的劳动合同而缺乏实际的保障。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与《劳动法》的实施对企业经营压力的增加,克扣工资、拖欠社保等侵权行为逐渐变得普遍起来。身处非正式劳动关系中的彝族工人,尤其容易成为这些侵权行为的受害者。

由于语言障碍和信息不对称,工人们在权益受损时往往依赖“领工”组织维权,同族、同家支工人的集体行动成为了争取权益的有效手段。例如,2011年,东莞长治镇一名彝族工人在工厂死亡,死者来自“阿萨惹古”家支,由一位木姓领工带队,三百多位亲属与老乡迅速集结到工厂抗议。然而,彝族工人的集体行动却不断被塑造成“爱闹事、不听话”的刻板印象,加之对凉山彝族文化的历史性误解与排斥,使得彝族身份愈发被污名化。因此,彝族工人很难得到社会层面的支持,只能更多地依靠同族的帮助在劳动市场中生存。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领工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ta们被视为工人集体行动的组织者,另一方面,ta们也在“回应族人期待”与“维护工厂经济关系”之间徘徊。部分领工认为,为了保住工厂主的信任、维持劳务合作,抗争应当尽量避免;一旦“闹事”,不仅会加深工厂对彝族的成见,也可能毁掉自己辛苦建立的渠道。因此,在面对工资拖欠、工伤等问题时,ta们常常试图劝解同胞息事宁人。由此,领工也逐渐成为了劳动控制的一环。有的领工甚至会操办赌局、酒局,诱使工人预支工资,从而控制ta们。这使得工人的权益既难以通过法律途径保障,也难以完全依赖同族纽带获得支持。

许多彝族工人试图通过用汉族名字找工作、强调自己的勤劳与忠诚、表明“不是凉山人”等方式摆脱这一污名化的民族身份。然而,不论ta们来自何处,自我认同如何,与彝族相关的污名始终如影随形。

彝族工人的家族式互助与集体抗争,本是ta们应对外部压迫的生存方式。企业却利用这一点,塑造“彝族难管理”、“爱闹事”的刻板印象。通过将少数民族身份与“问题工人”紧密绑定,资本意图削弱工人的团结和抗争力量,这背后正是民族歧视与劳动剥削的深层交织。

02

工人动态

—— 工厂工地——

富士康女工维权案:富士康证据造假,劳动仲裁资方仍胜诉

4月7日,富士康女工维权案于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法院开庭。2024年1月30日,在富士康工作六年半之久的普工唐珍芳因“请假去工会维权”,而被公司以旷工为由开除。唐珍芳后续发微博控诉自己的遭遇,却被富士康所在的油松派出所警察找上门。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尽管鉴定表明富士康假冒工人在培训记录上签字,富士康依然在劳动仲裁中胜诉,而富士康绩效考核、伪证和案件中派出所的参与疑点重重。唐珍芳对裁决结果不服,遂向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法院提起起诉。来源

四川遂宁上达电子工人罢工,抗议公司拖欠工资社保

3月31日,中国FPC柔性电路板龙头企业,上达电子四川遂宁工厂工人集体罢工,抗议公司长期拖欠工资及社保。截至当晚,员工仍未收到工资。据工人透露,公司自今年以来未发放工资,社保更是自2023年6月起便未缴纳。公开资料显示,上达电子成立于2004年,自称为中国FPC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广东深圳、湖北黄石、四川遂宁等地设有生产基地。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上达电子首次发生薪资拖欠情况,2024年9月26日,上达电子湖北黄石生产基地的工人也因工资及社保被拖欠而发起过罢工。来源

安徽采煤工人因主张工伤待遇被强送精神病院

4月初,安徽采煤工人主张权利却被强制送精神病院22天事件发酵。张某是安徽淮河能源控股集团采煤工人,1999年井下作业时因矿车失控受伤,被鉴定为五级伤残,从此失去劳动能力。张某称前几年向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反映,要求提高伤残津贴标准,由此产生纠纷,于2024年6月2日报警后被带走,询问后当日被强行送精神病医院,强制检查治疗22天,期间禁止家属接出院。2024年6月24日出院当天,又被询问后拘留8天。安徽省淮南市日前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此案进行调查。来源1 来源2

湖北武汉晨龙电子数百女工罢工,集会遭警察殴打

4月10日,湖北武汉黄陂区晨龙电子厂的数百名女工发起罢工,要求补发被拖欠的工资和社保。在抗议过程中,有女工遭到警察殴打。 据工人透露,晨龙电子累计拖欠工资长达六个月,欠缴社保长达两年。工人们曾多次向黄陂区政府投诉,但始终未获有效回应。现场视频显示,工人自工厂出发,游行至黄陂区政府,要求政府立即介入并解决相关问题。期间,当地政府调派大量警察试图驱散人群,过程中有工人遭到警察殴打。2024年7月31日,晨龙电子厂工人曾因同样的原因发动过罢工。来源1 来源2

河南安阳钢厂上千工人集会讨薪

4月1日,河南安阳上千名工人聚集在新普钢铁有限公司工厂门口,集会要求公司就拖欠工资赔偿给出明确答复。河南省安阳市新普钢铁有限公司由于产能置换今年全面停产,但尚未结清拖欠员工的工资,也未对员工作出相应赔偿,引发了工人的不满。公司管理层至今未作出明确回应。来源1 来源2

—— 服务业 ——

广东深圳200酒店员工,连日集会讨要工资争取赔偿

3月31日至4月04日,广东深圳一家四星级酒店的员工连续5天在酒店大堂内集会维权,抗议酒店拖欠工资以及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据员工透露,位于深圳福田区的深圳东方银座美爵酒店,老板在转卖酒店后单方面解除了与200名员工的劳动合同,未做任何赔偿,工资也有三个月未结清。员工于3月31日发起维权行动,聚集在酒店大堂,高喊“东方银座还我血汗钱”等口号。截至4月4日,员工的维权行动还在持续,但未取得任何进展。期间,酒店还切断了员工宿舍的电源,并阻止员工在食堂继续用餐,员工发布到社交网络的信息也遭到删除。来源1 来源2

—— 白领——

江西民营医院遭倒闭潮,医院职工提出六项诉求

4月1日,江西抚州东信第六医院破产倒闭。4月7日,一封落款为医院全体员工的诉求信在网上流传,该医院多位职工提出六项诉求。诉求意见称,医院未明确说明职工去留问题,基层员工向领导反映未获答复,要求市政府协调解决;要求院方明确:医院是停业、关门还是倒闭?职工是待业还是解除劳动合同?且待业期间按抚州最低工资支付,解除合同按劳动法规定赔偿,明确赔偿时间。据报道,医院曾大力引进高端设备,但近年业务量下降30%,住院患者减少,门诊转型未达预期。2024年,因违规使用医保基金,医院累计被罚超过百万元,资金链断裂进一步加剧。来源1 来源2

03

深度与评论

I. 工事有料|工厂随笔:脱离管控的技术工

真实世界中的重工业工厂是什么样子?文章深入剖析了工厂内部复杂的生产流程,尤其聚焦于在严苛环境下工作的焊工——这些身处高空、忍受海风与噪音的技术工人,如何在不稳定的劳动条件下维持生产。通过对现场工作环境、管理体制、外籍劳工与本地工人关系的细致探讨,文章展示了工人们在控制与自由之间游走的微妙状态,也呈现了焊工与管理者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与权力博弈。阅读原文

II. 南方周末|保洁员缺的,不只是休息室

“保洁工作的关键问题是过劳和控制,是让工作完全变成苦役,完全没有休息时间。”保洁员需要为了“干净”而工作,这意味着ta们需要常常在人来人往区域巡视,不间断地为“保持干净”而劳动。同时,频繁的巡查和严格的打卡制度,伴随密布的摄像头和往来的查岗人员,常常让保洁员难以喘息。尽管一些公司和高校反应迅速,为保洁员设置了休息区,但对保洁人员的关心不应局限在“献爱心”“面子工程”式的帮助中,还应该充分考虑保洁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切实提升保洁员的劳动权益。阅读原文

III. 食通社|把人变成机器的便利蜂,真的智能吗?

文章揭示了便利蜂在“数字化”转型背后对一线员工的压迫与异化。通过L女士的亲身经历,文章呈现了智能化管理如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忽视了员工的基本人权与自主性。从“降职处罚”到对算法主导运营的盲目崇拜,便利蜂的管理模式不仅导致了员工的不满与离职,还暴露了对一线劳动者的忽视和算法决策的局限性。阅读原文

IV. 钛媒体|没有人想被绑进996,骑手也一样

自京东外卖宣布为全职骑手提供“五险一金”以来,相关讨论层出不穷。文章揭示了社保“福利”对骑手工作自主权的剥夺:全职骑手每日被要求在线12小时,必须在固定商圈内工作,无法拒绝系统派单,甚至拒单还会被罚款。表面是福利保障,实际上给骑手带来的却是收入的不确定性、工作强度的加剧和自主权的削弱。所谓“福利”变成了一种以控制权为交换的工具,最终演变成一种单方面改变游戏规则的做法,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权益提升。阅读原文

V. 封酒|卖花姑娘插竹叶:中国农村下层个体农户再生产的困局——广西地区荔枝、龙眼产业调研报告

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探讨了自然灾害与市场化对广西荔枝种植业的影响,分析了农民在灾后失收、低产以及市场价格波动中所面临的困境。作者亦探讨了现代化农业模式对农民收入与生产身份的深刻影响,尤其在电商平台与商贸综合体逐渐掌握市场话语权的背景下。文章不仅对农民的生计进行了现实描绘,也从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农业现代化中的隐性矛盾。阅读原文

VI.深耕记|打工人应该打劳动争议官司吗

作者生动讲述了自己在物业公司工作时遭遇的不公待遇,尤其是被解散时,如何面对未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和社保等问题。文章详细描述了他如何通过学习劳动法、精心收集证据,最终捍卫自己的权益。作者分享了自己从起初的忐忑妥协到坚定维权的转变,可帮助读者了解争取权益时的复杂情境,为面临类似困境的人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与启示。阅读原文

04

调查与报告

- 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2024中国蓝领就业调研报告》

-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外卖骑手生活世界研究报告》

- 猎聘:《2025一季度人才供求趋势报告》

- 58同城:《一季度人才流动报告》

本期小报周期(2025/4/1 - 2025/4/14)

海报:zen

撰稿:鸡腿堡、豆花

编辑:水泥

校对:乌云

在最后

以上是第60期工劳小报新闻刊的内容。我们正在探索将日常的工人资讯定期整理为 Newsletter,希望你可以来信([email protected])提出建议或加入成为志愿者,同时也请你多多分享给墙内的朋友们。点击下方按钮可以订阅和阅读往期内容。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