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公司也觉得打工人越来越难
来源网站:autoworkersbulletin.wordpress.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派遣工, 人力, 劳务公司, 年轻人, 公司, 工资, 工厂
涉及行业:制造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无
相关议题:工作时间, 招聘, 派遣劳动/外包工作, 工资报酬, 私人职业介绍所/劳务中介, 就业
- 工厂劳动强度明显增加,普工普遍实行两班倒且每周工作六天,但工资水平提升有限,部分行业员工扣税后月收入在5500元以内,食品行业工资更低至1500-2000元。
- 很多企业通过劳务中介解决用工问题,员工大多没有社保,仅有雇主责任险,劳务公司与员工签的是劳务合同而非劳动合同。
- 派遣工比例远超规定,部分企业正式工仅占30%,其余70%为派遣或外包员工,派遣员工多为全国范围招聘,正式工则主要内部招聘。
- 年轻员工维权意识增强,部分90后和00后通过法律途径争取双倍工资、加班费和社保补偿,劳动合同和社保缺失引发工资及用工纠纷。
- 招聘中对年龄和健康有要求,45岁以下员工更受青睐,职校生和本科生大量进入工厂和物流行业,年轻人面临借贷压力,部分工资卡被锁定。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一个内地重工业城市的人力公司老板,讲述他自己的打工经历和劳动力市场的情况。
最早大学毕业后在一个事业单位工作,后来因为朱镕基的改革,工作没了。他在朋友介绍下去沿海的一个出版社工作。结婚之后辗转两地打工,2010年又回到了老家县城。沿海和内地工作节奏的差别很大。他在老家第一家企业工作了一周,老板说他干活太猛,怕把其他人挤跑,觉得不适合他们的企业风格,宁愿白给他两周工资让他另找工作。
老家县城的工业很发达。最近很多重工业企业。近几年,特别是有污染的企业,都在迁移生产基地,比如LS科技搬到了五六环,B也开了分厂。重工业央企也在进行搬迁,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
工作更累了,收入没见涨
现在,工厂的劳动强度比以前大了很多,企业为了复苏,增加了员工的工作时间。十年前,有些企业早上八点上班,五点半下班,加班的情况不多,重工业的普工也相对轻松。而现在,很多工厂普遍采用了早八晚八的两班倒制,每周工作六天。只有个别央企,依旧保持着早八晚五的工作时间。
电子行业在调整了基本工资之后,总收入也就4000-5000左右,而服装店的收入在8000-9000之间。制造业和物流行业的劳动强度大,工资在6000元以内,扣税后能到5500元。而食品类的工作虽然有空调,但工资普遍较低,只有1500到2000元。企业通过劳务中介来解决用人问题,这样可以及时用人,转移用工风险和工伤责任,但很多员工都没有社保。
虽然现在的00后打零工的情况变得很普遍,比起越来越累的工作,一些年轻人更愿意选择“躺平”,但其实还是需要劳动力来完成工作。
派遣工
劳务派遣条例里规定不超过10%的派遣工,根本就是“屁话”。现在很多企业的员工中,大约30%是正式工,70%是派遣员工。派遣工和外包工的招聘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而正式工则主要通过内部招聘。
维权意识的增强
90后和00后年轻人维权意识普遍增强,而年龄稍大的员工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维权意识相对差一些。有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因为没有签劳动合同而打官司,最后获得了双倍工资的赔偿,显得经验丰富。他最开始想要双倍工资,后来又要加班费和社保,最后协商得到了两万多。
工资纠纷与社保问题
我们这边是不拖欠工资的。昨天我去工厂时,看到有个员工在玩手机,被骂了,不到下班就给赶走了,结果就引发了工资核算的问题,还有水电费的问题。很多纠纷都是因为公司制定的条款,比如说做满多少天才发工资。公司给人力公司的费用里面的利润根本不够给员工买社保,人力公司的运营成本实在太高了,我们经常要垫付员工工资。现在劳务公司普遍和员工签的是劳务合同,没有劳动合同自然也就没有社保,只有雇主责任险。
劳务市场的变化
人力资源协会下的劳务公司在政府的管理下,统一安排在写字楼里办公,房租享受地方税收的补贴,目的是为了规范管理避免拖欠工资。很多大的劳务公司现在把业务下发给个人代理,年轻人也开始自己办办公室,外包一些业务。这几年市场变化很大,2018到2019年,劳务市场非常红火,疫情的影响却很大,现状有钱但没业务的劳务公司会关门,有业务但资金周转不开的也关门。尤其是外贸行业。现在我们这边主要做的是国内市场,随着出口的放开,外贸也逐渐恢复,各类贸易也在慢慢回暖。
招工趋势与年龄结构
现在签一年合同的员工很多,但依然没有社保。男性员工占比大约60%,而80%的员工都是省内人。在招聘时,1970后第一代的人愿意回家,工资水平差不多,而且离家近。45岁以下的人因为健康问题,比如高血压和心脏病,工作效率也不如以前,很多企业面临风险不愿意招。在这样的环境中,70后和80后的人跳槽的情况比较少。职校和私立学校以前是半年读书半年打工,但现在政府不允许了,学校和大工厂直接挂钩,一些大企业自己办的职业学校,优秀的学生可以进大企业,而本科生则直接进厂。
在快递和物流公司,60%到70%都是大专和本科生,涵盖各种工种。邮政和极兔的派遣员工也占了70%。不过,年轻人面临借贷的压力,有些发工资的银行卡已经被锁了。现在根本不讲什么办公室“白领”,挣得不如工厂多。